四对选手跻身世界前11名 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比赛中 刘雨辰/欧宣仪进入男双死亡之组
2024 / 07 / 16
2024-08-31 11:30:36 admin
新华社香港8月30日电 题:特写:一场特别的羽毛球赛
新华社记者陆芸
“来,我们较量一下。”羽毛球运动员郑思维拿起球拍,跃跃欲试。考虑到对手是一名中国香港空手道运动员,他玩笑着补了一句:“咱们隔网对战,没有身体接触。”
30日,香港南华体育会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羽毛球赛正在举行。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郑思维/黄雅琼与女双冠军陈清晨/贾一凡亮相,与香港羽毛球、空手道和体操运动员切磋球技,并和青年学生玩起了互动游戏。
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会所之一,南华会为香港市民提供羽毛球、足球、网球、击剑等多项体育活动设施及训练班。今天在这里举行的比赛也超越了单个项目:奥运健儿们用羽毛球“射箭”“投篮”,引得全场欢笑不断,印证着体育超越竞技,体育凝聚人心。
“砰”的一声,黄雅琼的扣杀正中靶心。她与香港羽毛球爱好者临时组队,获得了“羽毛球打靶”趣味赛的胜利。
“尽管不是正式比赛,我们也会发挥百分之百的实力,全力以赴,让大家感受下奥运会的氛围。”贾一凡身着红白相间的国家队领奖服,面带笑容。
她的临时队友、12岁的培侨书院中一学生陈颂天难掩激动:“在电视上就看了女双决赛,知道她们从落后追到平分,再赢下比赛,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努力训练,坚持到底。”
本场活动是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港的系列活动之一。3天的行程里,65位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佳绩的中国内地运动员与香港运动员、青年学生、纪律部队交流,并将出席“奥运健儿大汇演”“内地奥运健儿展风采”等大型公开活动。
参加活动的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说,随着代表团访港,香港的体育氛围持续升温。除大型活动外,这类较亲密的互动交流也能让香港青年近距离接触奥运冠军、体会奥林匹克精神。
与第一次“追星成功”的青年学生不同,香港前羽毛球运动员叶姵延已经是国家队的“老朋友”了。因为皮肤黝黑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黑妹”的她曾代表中国香港队参加了三届奥运会,也见证了香港逐渐浓厚的体育氛围。
“最开始打球的时候都没有观众来看。在多哈亚运会拿到银牌之后,大家都要排队来看我比赛。那时我就发现,原来好的成绩可以激励更多人喜欢羽毛球、想要打羽毛球。”她表示,每次内地奥运健儿来港,都带动更多人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推动了香港体育的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团长高志丹说,长期以来,香港和内地体育界保持着密切沟通和合作。20世纪80、90年代,国家运动队在香港比赛、接受国际化训练,香港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平台发挥了重大作用;进入新时代,香港和内地的体育界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多凝心聚气的强大力量。
贾一凡告诉记者,本次访港感受到香港青少年对每一项运动的热爱。“在国外的赛事中也可以看到中国香港运动员实力的提升,正是因为中国香港队的后备力量更强大、基础更牢固了。”
活动尾声,“跳水女皇”郭晶晶从纸箱中随机抽取了一个问题:请送给怀揣羽毛球梦想的孩子们一句话。
郑思维不假思索:“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要放弃,就像我们一路走来,如果三年前失利后我们没有继续追逐梦想,那也等不到这次巴黎奥运会的圆梦时刻。”
活动结束后,郑思维把这次带来的奥运会纪念徽章送给了今天的队友——16岁的香港青年黄炫棋。
面对这份珍贵的礼物,黄炫棋又惊又喜:“这将是我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霍启刚说,奥运健儿在赛场拼搏,有汗、有血、有泪。他们第一时间回到祖国、来到香港,香港怀着感恩之心迎接他们。希望他们在这里多交朋友,和香港市民共度一段美好时光。(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原文链接:https://pandas-sports.com/post/1360.html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